TAIWANfest Letterhead - Bookstore
TAIWANfest Letterhead - Bookstore

銅鑼灣書店

香港要的在台灣

香港失去的在台灣 

搭乘台北捷運,在中山站下車
面向新光三越百貨大門
行經喧鬧年輕的中山商圈
彎進一幢大廈,上電梯到10樓

走進套房公寓大小的空間
映入眼簾的是
寫著民主」、「自由的毛筆字畫
以及一方小小的連儂牆

這裡有一櫃一櫃的書本
以及客人與店主的低語交談
像是將台北的喧囂關在書店之後
沉入香港的過去、現在與茫然的未來

你對自由的定義是什麼?

林榮基先生
彷彿是香港集體群像的縮影
對香港人來說,曾經是,或許現在也是
只要有自由,比當什麼人重要

書枱不屈膝

不願意被拘束的靈魂
卻因為失去自由的香港
而受到擠壓束縛
寧願死,不服從

加拿大的兩位  Michael 可能的待遇?

在中國被消失
加拿大香港一樣痛
在被消失的那段期間
在林榮基先生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那,我們加拿大的兩位 Michael 呢?

民主社會是否潛藏著危機? 
什麼是台灣隱隱作痛的哀愁?

台灣受中國傳統保守的文化影響深遠
宗教民俗、道德價值等方面
普遍詮釋自身文化的角度是單一的

大多數年輕人對外論述國家主權的能力還是單薄的
這是曾經失去自由的香港人觀察

文化認同的延伸是身分認同

在認同傳統文化之前
必須先了解傳統文化是怎麼一回事

若只沿襲傳統文化思維
一個社會 / 國家的未來出路是問
譬如說
東方儒家社會的階級觀念
與西方天賦人權的觀念
本質上是衝突不相容的

將文化認同、身分認同、愛國情懷
畫上等號
必須對其抱存疑問
這是曾經失去自由生命的靈魂領悟

獨立思考與文化多樣性

香港人不怎麼看書
是個商業型的城市
思考性的東西很少

書店給予當代人的價值
是獨立思考的訓練
與發展文化多樣性的機會
也是論述能力的培養

否則
你台灣人

要怎麼說服世界
你是獨立、完整、自由的個體
這是香港書店老闆的肺腑之言

書店老闆對書的堅定信仰

出生沒法選
相信人權天賦的普世價值
自己可以選擇想活成什麼模樣

沒有人權的社會
你的生活價值在哪裡
想起就成為很痛苦的一件事
這就是讀書人的快樂與憂愁嗎?

銅鑼灣書店

台灣重啟
為自由的靈魂而開

香港曾經沒有禁書的概念
台灣曾經有尋找禁書的動力
香港要的在台灣

這個國度不存在禁書

分享影片

台灣書店「前 ‧ 生存 ‧ 後」
外來篇:為了生存,選擇移居 

行經喧鬧充滿年輕氣息的中山商圈,我們彎進隱身在大樓內一個公寓套房大小的空間,先映入眼簾的是寫著「民主」、「自由」的翰墨字跡,以及那一小方連儂牆,再往內走一些,會望見靜止書櫃上框不住的奔騰思想,時不時伴隨著書店主人與買書人對話的低語交談聲。

書店休息後,林榮基為自己沏上一壺茶,微瞇著眼向我們闡述著他曾經生活過的香港、生存於現在的台灣及與中國彼此間的糾葛。從前香港並沒有禁書的概念,書店給予當代人的價值是獨立思考的訓練與發展文化多樣性的機會,同時也是論述能力的培養。

「台灣人要怎麼說服世界,你是個獨立、完整、自由的個體?」林榮基語重心長地提問。

對他而言,大多數的年輕人對外論述國家主權的能力是單薄的,而在文化認同與身份認同之間的錯亂更是台灣主權意識的隱憂。

結束後離開,我們輕聲帶上書店的鐵門,透過欄杆間隙望進,書店老闆如往常般整理書櫃上的書冊,收拾著櫃檯庶務,書店內的光線驟暗,數小時後又將是一個日常,但他可能想著香港的天何時會光呢?

想了解更多:

想了解更多:

分享影片

想要獲得完整的節目時間表,請選擇下列方式訂閱或下載

Google 日曆

點擊日曆圖案將節目表添加到您的Google日曆中,接收更新資訊。

iCal 日曆

使用此網址將節目表加到您的iCal日曆。
https://bit.ly/3k17dOq

pdf 格式

點擊 pdf 圖案,下載列印完整溫哥華台灣文化節線上節目時間表。

訂閱活動訊息

接收即時通知與更多服務

與我們連絡

表演 / 攤商 / 贊助合作機會

訂閱活動訊息

接收即時通知與更多服務

與我們連絡

表演 / 攤商 / 贊助合作機會

© 2020 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